在地下工程軟弱圍巖施工中 ,由于小導管超前注漿工法具有不需要大型機具設備 ,工藝簡單 ,見效快等優點,因此這種施工工法往往被施工人員優先采用 。 但在實際施工中 ,多數施工技術人員對小導管長度和偏角的確定是建立在能滿足施工要求的社會效益基礎上 。本文主要結合北京地鐵區間隧道,通過對該工法施工的理論分析
對于軟弱圍巖的地下工程施工,通常采用小導管超前注漿工法施工。該工法中注漿管是沿隧道開挖輪廓用邊,間隔一定的間距,沿洞軸以一定的外插角星呈外插狀布置 。小導管起雙重作用,一是起超前管棚作用,二是起注漿管的作用,通過注漿 ,加固圍巖 。
排管注漿布置圖
對于軟弱圍巖超前注漿加固,注漿管起雙重作用, 一 般排設間距 為 0.3~0.5mm(根據監控量數據調整),北京地鐵施工注漿管排設間距為0.4m。 根據力學穩定性計算和其它工程的實際應用,對 于軟弱圍巖超前加固 ,加固圈一般為拱頂 120°范圍內,即在拱頂兩側各60°范圍內布設注漿管,通過注漿加固 ,即可保證斷面的開挖穩定 。
在注漿過程中,為保證往漿時不跑漿,從而使漿被進入地支 ,故應在注漿孔孔口周 圍 20cm范圍內噴射C砼 5~10cm(根據注漿壓力選擇 )怍為止漿墻。北京地 噴射砼厚度為 8cm。這樣可以計算出每注漿一循環 需 噴射砼 0.1m 。
對于小導管超前預注漿加固,注漿加固只是起到 臨時支護的作用 ,只要 能滿足并挖 時地 層不發 生坍塌 , 保證開挖的需要即可 ,因此 ,對于采用這種工法施工, 注漿加固厚度值的計算與選取的是否臺理,對施工的造價影響極大 ,應對其進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