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況
機投橋站 ~ 設計終點接收井盾構區間位于武侯區,從機投橋站始發沿永康路向東掘進至設計終點接收井,起訖左線里程為ZDK77+297.598~ZDK77+632.000,長 334.402m,管片 224 環,右線里程 YDK77+297.598~YDK77+573.000,長 275.402m,管片184 環,最小曲線半徑為 800m,最大縱坡為 -25‰,覆土厚度為 9~14m。
2、建筑物加固措施
經過多次咨詢專家的意見,結合自身的現場情況。盾構隧道在下穿建筑物前,根據地質資料和現場情況,選擇合適的地點預埋鋼化管及袖閥管對建筑物進行地面預注漿加固及袖閥管加固。
建筑物加固范圍為:
一、是建筑物基礎外 1.5 m,采用 1.5*1.5 梅花形布置(雙排鋼化管)進行布點探挖,采用 φ108 mm壁厚 6 mm 無縫鋼管斜角度 45°的雙排鋼化管加固,鉆孔深度為 7.5 m, 其中鋼化管的上部 3 m 采用實管,下部 4.5 m 采用花管,其作用對建筑物下面的地層起加固、支護作用;延緩建筑及地表沉降速率;為掘進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地表沉降及時補漿,在建筑物基礎外 1.5 m, 縱向間距 3 m 預留一個深度為 5 m 的注漿孔。
二、是按照隧道中心線和建筑物邊線,縱向間距 1.5 m 進行布點探挖,采用 φ48×6 mm的雙排柔性塑膠管鉆孔注漿,注漿的深度為隧道斷面中線,其作用保證刀盤中心到地面的地層穩固。
3、地面加固
盾構隧道在下穿之前,根據地質資料和現場情況,該段地層的回填土比較多,土質比較松散。因此在下穿建筑物之前,對該段地層進行加固處理,調整盾構機的掘進參數,已達到最佳狀態進行穿越。
我部對現在左線盾構機刀盤距離建筑物 20m 的這段范圍,采用袖閥管加固。
加固的范圍:
第一段靠近刀盤 10 m*8 m 的范圍內,間距 1.5 m*1.5 m 的梅花形進行布點探挖,采用 φ48×6 mm 柔性塑膠管進行鉆孔注漿,其中深度為 5 m;
第二段 5 m*8 m 的范圍內,間距 1.5 m*1.5 m 的梅花形進行布點探挖, 采用 φ48×6 mm 柔性塑膠管進行鉆孔注漿,其中深度為 8m;
第三段靠近建筑物 5*8 的范圍內,間距 1.5 m*1.5 m 的梅花形進行布點探挖,采用φ48×6 mm 柔性塑膠管進行鉆孔注漿, 其中深度為 13 m。
4、管棚施工順序
4.1 測量放線
首先復核線路中線水平,然后根據線路中心線控制樁以及高程控制點標識出隧道中心線以及標高,最后,定出孔位以后用油漆標注好。
4.2 鉆孔
鉆孔前,遵循先探后挖和雙確認的原則,根據管線圖和實地調查,確定地面管線位置以及深度,用人工開挖的方式開挖探槽,盡量避免管線定位的管孔。
4.3 管棚鉆機設備組裝及鉆進
鉆機設備選用 YGL-100 履帶式鉆機,組裝完成以后,用水平地質鉆機進行鉆孔。在鉆孔過程當中用水平測斜儀定時測量管棚的傾斜度,如有發現偏斜值超出設計范圍及時矯正。
4.4 管棚的加工
管棚加工分兩種管,一種是鋼管一種是鋼花管。長管棚采用外徑為 10.8 cm,壁厚為 0.6 cm 無縫鋼管。在管棚管壁上鉆 2 排 Φ1.0 cm 的注漿孔、橫間距設置為 20 cm,尾部為不鉆孔的止漿段 200 cm。鋼管同一截面的接頭數量要控制在管數的一半以下。該管棚應用根管鉆進安裝,管棚每節長度為 1.5 m,每節之間用絲扣連接好。
導向管長度 1.2 m,按照設計位置預埋側墻中,在導向管中間位置采用環形鋼板封閉并且將環形鋼板用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包裹。導向管的前后用裝有粘土的編織袋封堵,防止混凝土澆筑中繞流。
4.5 注漿
注漿之前,實驗室根據理論情況,選擇一個注漿實驗區域,根據實驗區域的效果,來判斷大概的注漿量、壓力,達到理想的擴散效果。
通過封堵鋼板上預留連接的注漿閥門與注漿泵的送漿管連接完成注漿,注漿完成之后及時關閉閘門,以防漿液回流。
選用水灰比例為 1∶1 的漿液進行注漿,采用由低到高的注漿順序進行注漿。
在鋼花管進行單液注漿過程中,注漿壓力控制在 0.2~0.4 Mpa,注漿壓力高于設計 1.5倍,壓力不斷上升時采取調整漿凝膠時間或間歇注漿方式,試注漿壓力達到設計中壓,停止注漿。注漿完成后將導向管用微膨脹混凝土填充,充分振搗,導向管與地面的接觸面采用水泥漿抹平。
5 施工技術要點
一、是在鉆孔過程當中用水平測斜儀定時測量管棚的傾斜度,如有發現偏斜值超出設計范圍及時矯正。
二、是管棚鉆進施工完成以后及時用鋼板封堵,同時,在封堵鋼板上預留排氣閥門及注漿閥門。
三、是選用水灰比例為 1∶1 的漿液進行注漿,采用由低到高的注漿順序進行注漿。注漿壓力為 0.4~0.6MPa,注漿時注意建筑物及地面的情況。
四、是在盾構施工全過程中,對建筑物進行系統、全面的監控測量(包括建筑物變形監測),實行信息化施工,視監測情況, 將跟蹤注漿作為保護建(構)筑物的有效補充措施。
五、是在盾構掘進過程中,嚴格控制盾構掘進參數,主要體現在控制地層損失率以及盾構推進壓力上,盾構通過后及時同步注漿,并注意控制同步注漿量與注漿壓力。
六、是在管片上增設注漿孔,根據地質及掘進情況,從洞內對隧道外 3.0m 范圍內的地層進行注漿加固。